
第四象限(信用象限)——楼市成交下滑显疲态 房企资金受困迎寒冬数据显示,1-9月国内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6.7%,其中9月份近6成城市成交量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二手房方面,15个大中城市中1-9月楼市成交量同比出现减少的城市数量达到10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交量均出现下滑,杭州1-9月楼市成交同比接近“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5月14日凌晨,MSCI公布半年度指数评审结果,A股纳入比例提升第一步将实施,将把A股纳入比例从5%提升至10%,同时按10%比例纳入创业板大盘股,将在5月29日正式生效。根据国金证券测算,A股纳入比例从5%提升至10%后,A股在MSCI中国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将分别为5.25%、1.76%;根据测算,第一步带来的增量资金约1524亿人民币;其中,被动增量约305亿人民币,主动增量资金约1219亿人民币。
4.5机会市场上永远存在各种预期,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趋势和机会,而机会往往出现在预期跟实际情况的距离中五、跳出细节看全局5.1全局大周期性价格变化肯定是出现了明显的供需失衡,看下图第一个下跌阶段是1990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直到93年末,这段时间海湾战争以及苏联解体,释放军需储备5-10万吨镍,代表全球20%的需求破碎,基本面遭到重创;第二个下跌阶段是97年到9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需求急剧下降;第三个下跌周期是2000年到2002年,美国IT泡沫破灭,经济受到重创;而从2002年到2007年中,中国经济崛起,需求大增,中国的不锈钢生产也是在这个阶段大量投产的;而随后的下跌,全球金融危机和镍铁替代开始出现,等于是供应和需求双双发生大的改变;09年以后的上涨很明显是4万亿的刺激了需求进一步扩张;从2011年到2013年底的下跌着实反应了供应过剩的局面,因为这个时候的镍铁供应量已经非常大;再接着14年初的上涨就是印尼禁矿产生供应短缺担忧,但很快这个担忧被证伪,叠加中国需求着陆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价格跌破了13年新低。因此从大周期的角度去看,肯定是供虚出现明显的不平衡才会产生大的价格趋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时不时也要跳出每天的细节变化纵观一下整个市场的局势到底如何;而且每一种商品也必然会遵循它本身的周期规律,需求带动价格上涨,然后再带动投资,开发新的资源,然后供应集中释放,需求出现萎缩,但供应释放还未结束,价格下跌,跌破成本,供应萎缩,价格企稳,最后第二轮需求开始启动,新的周期开始,总是这样有规律的进行,但中间的过程和时间每个品种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我们每一天都身处于某一个大周期中,也必然经历着每一天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既要细又要跳出细节去纵观大的周期。
今日交易策略:策略一、反弹不破1524空,目标看1517-1515,破位下看,止损4美金策略二、回撤在1514附近企稳多,目标看1520-1524,破位上看,止损4美金。国际原油行情走势分析:回顾(8月14日)原油行情,早盘开盘在56.705美元,开盘后油价震荡,在56.812位置承压下跌,油价逐步走低,下跌力度逐步加速,在eia数据利空情况下,油价最低给到了53.949美元,随后反弹,最后收盘在54.896美元。
成交数据已然反映出楼市“秋意渐浓”的状态,从近期不断爆出的“房闹”事件也能印证这一点,万科在厦门某楼盘甚至接近6折甩卖,并史无前例的出现赔付老业主买贵价款的情况。楼盘打折促销已不是个案,万科、碧桂园和恒大等龙头房企纷纷对旗下部分楼盘进行降价销售,纵观近段时间的房地产市场,“金九”已成泡影,“银十”仍未兑现,在调控趋严和金融环境趋紧的背景下,部分房企主动选择促销跑量,以期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房企资金吃紧从土地市场上也能反映出来,截至9月底,年内全国土地流拍接近900宗,土地流拍数量呈现逐月增多的态势,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房企拿地明显更加谨慎。楼盘促销和土地流拍本月以来逐渐增多,伴随着调控的持续加码,这样的市场降温趋势或将愈演愈烈。
有些东西实际上前面的老师讲的比较多,实际上我们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倒逼我们升级和改革,这是这一年多看到整个的贸易战。贸易战对我们的国内的影响和目前的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个贸易和金融政策,还有降费,普惠金融,看到家电下乡,尤其汽车板块的股票全线涨停,跟这些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进入大金融的改革,去年开始也在研究金融的改革。所以今年的股票市场跟改革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改革从煤炭、钢铁到建材引申到所有的行业,这是对行业的变化。